业务学习

参考资料:公文写作漫谈
2021年04月27日 14:47  点击:[]


公文写作的特点

写公文也像品茶一样,有三个境界:第一道茶苦似生命,第二道茶甜若爱情,第三道茶淡如微风。一开始,感受公文,总觉得公文是千篇一律,令人生厌的八股文,总有一种对格式化公文的不屑和反叛感。写到一定程度,才知道,写公文的人,在充分理解文章主题,领会领导意图以后,完全可以把公文写得鲜活、写得生动一些。再发展下去,随着肚里“货”的积累,写公文不仅轻松而且能言之有物,能把写公文当成一种享受。

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关于现代公文写作的几点思考》,魏永红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写作也正在从新老秘书"相摹而作,相沿成习"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为适应时代要求,研究和探索公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现就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一些粗浅见解。

一、把握全局,谋篇布局

公文写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起草一件公文,必须立足全局全面准确地把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上级机关的批示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在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层次上下功夫。

1、依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来写公文。写作每一件公文,虽然具体目的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写作的公文与此不符或违背有关的法律、法规,那就不但达不至应有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干扰和破坏。

2、在正确领会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精神下写作公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也必须在这一原则下进行。一般来说,上级机关比下级机关站的层次较高,更能把握全局。因此,深刻领会上级机关指示精神,同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使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也理应是写作公文的基本要求。

3、在衔接好现行有关文件的前提下写作公文。一是在同一问题上,各有关公文可以从不同侧面作出某些具体规范,但它们之间要互相配合,而不能相互矛盾,使执行者无所适从。二是当根据新的情况需要对现行公文的有关规定作出某些调整或修改时,写作的公文应对此以适当形式有所交待或者对其他方式予以说明,以便使人了解新规定与原规定的不同之处。三是涉及部门之间的问题要协商一致,以保持政令统一。

二、遵循逻辑,选材为旨

公文写作要遵循叙事、说理和结论的科学逻辑,做到材料与观点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1、提出问题要抓住中心。一要了解领导意图,并弄清所写公文的性质和行文目的、任务及发放范围。为此,就要从领导角度对有关事件深入调查研究而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当成领导机关的意图。二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从中抓住问题的核心,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可报喜不报忧。

2、分析问题要有说服力。要在正确的立场观点指导下,通过科学的逻辑推理,使人了解有关问题的基本情况和关键所在,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很自然地认同公文中所提出的观点。

3、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要切实可行。公文中所提出的各种要求,既要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切忌单凭主观愿望和想当然说话,为此就须经过周密调查、精确核算和充分论证。

三、以"简"为贵,准确表述

简洁凝炼、文约事丰、质朴平正是各种公文的一致要求。宋代李涤在《文章精义》中写到:"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此论从一个特殊角度告诉我们,深入浅出地叙事明理,传情达意,把公文写得活泼明了,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公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办理公务,只要把情况讲清楚,道理说明白,要求提明确即可。如果离开这一实用目的去搞形象描绘、旁征博引、细述详解,反而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降低行文效率。"简明扼要",是古今中外公文写作的普遍要求。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指出:"随事立体,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并有司之实务,而浮藻之所忽也。"意为文章要精简到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的地步。毛泽东同志对写报告曾经有过这样的指示:"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一次不写完全部问题时,分两次写。或一次着重写几个问题,对其余问题则不着重写,只略带几笔……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公务日益繁忙,信息交流加快,时间尤为珍贵,所以公文更须精简。

1、内容要精简。内容要紧扣主题,不在无关主旨的地方浪费笔墨,抓住要点,不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古人之言"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意就在此。

2、语言要精炼。恰当选词,严密造句,把意思表达得无漏洞、无歧义。这就需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概括能力,做到用语庄重平实,简洁规范,表述严密。

摘自《秘书战线》2001年3期

李天军在《秘书工作》2002年第6期发表文章指出,公文起草要注意“七戒”:一戒照抄照转,一定要把上面的精神贯彻到本地的实际工作中去;二戒师出无名,既要有上级的根据,也要有事实的根据;三戒无的放矢,对牛弹琴;四戒朝令夕改;五戒用语失准;六戒篇幅过长;七戒无物无序,既要有内容,也要有条理。

公文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写得活一些,要有精巧的构思,首先是标题要好,使人感到有读头;其次是身架要好,也就是文章的结构要活一点,其次是文章的身材要匀称,也就是公文的篇幅要因文制宜,防止又高又瘦或又矮又胖。

写公文,首先要观点鲜明,读者关心什么,你的意见是什么,不明确,其他再好也不是好文章;其次要表达准确,包括情况要反映得准确,观点要提炼得准确,例子要举得恰当,这需要有丰富的词汇,避免词不达意;第三,要生动,使人读了有利于消化,而不是倒胃口;第四是要注意逻辑性,逻辑性蕴含在文章的内容之中,表现为条理清晰、因果明确;第五,要开门见山,第六要文字精炼,简而不精不行;第七是要文字通顺,不能有病句,讲究句子的完整性;第八是措辞尽量不要重复;第九是文言和口语尽量少用,用了一定要恰当。

公文的主题与层次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长洪以为,这段话对我们今天写文章尤其是写公文,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不解决问题的公文不能算公文,解决不好的公文不算好公文。好的公文仍然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写,层次要非常清楚。

公文语言运用

《浅谈公文的语言艺术》,马瑞红

一、公文语言提倡简洁、精炼,所谓“要言不繁”、“惜字如金”。

好的公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作者非常重视语言的提炼,力争做到言简赅。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三个伟人”、“三次巨变”的高度概括,便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历史进程阐述得十分清楚,极富内涵,是公文“要言不繁”的典范。

公文语言为什么特别强调简洁、精炼呢?首先,公文是一种实胳膊谇,在保证全面、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只有尽可能精炼,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其二,公文的准确性特征往往要求公文语言明确、直观、简练。公文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工作动态以及据此确定的政策、措施,者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按照其本来面目如实表述,才能准确反映,避免产生歧义或褒贬失当。其三,公文语言简练,可心们生严肃、计策的效果,境强其权威性。公文具有法定的效力和强制执行的约束力,它所表达的意图是需要不得关组织、个人去遵循、执行、办理的,可以说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公文语言的语气多肯定、少模糊,多要求、少议论,说一不二。如汉高祖刘邦在夺政权后发布的《入关告谕》,只用了99个字就全面、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政策,其中著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更是仅10空虚字,但已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公正、取信于民的形象,可谓掷地有声,令人不敢不从。

要使公文语言精炼,除了要有写作基础外,最后果要的是主题鲜明。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明确为什么发文,发这篇公文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要求等。只有明确了主旨,起草过程中才能正确地选择,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词汇、语句,即使再优美、精采,也要坚决舍弃。这种方法,人们大都讲的是材料的选择,其实语言也是一样。一些缺乏经验的同志写公文,找来很多参考材料,觉得哪句话都好,就不加取舍一概采用,结果文章写得很长还不着边际。另外,要使语言精炼,修改也十分重要。在起草过程中,撰写者难免会担心把意思说不清楚,要求提得不够完备,容易把一句话的内容反复讲,无形中造成语言重复、罗嗦。其实,大多数公文,尤其是在行业内部发的公文,阅读者都是内行,一些常识性或即时性的意思大家都懂,没有必要在文中重复。在修改时,把这样的话删掉,把意义相近的数句话只留下一句,公文的语言自然就简炼了。

二、公文语言贵在质朴、追求自然晓畅。

公文应多用民法述性语言,开门见山,直叙胸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15000字,大量使用直叙性语言,语义明确,明白易懂。《决定》内容共12个部分,各部分都用一句简短、明确的话作标题,句式全是陈述句,每一句都以一两个关键词为中心,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不加额外的修饰。在正文中也是如此,每个自然段都以一句极富有概括力的话起手,讲出此段的中心意思。随后再分层次、依照内在关系分述,一句和一句之间看似随意,但逻辑严密,说理层层递进。比如,在论及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是这样论述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但目前仍不合理。主要是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接着,直接就提出了对策:“要区别不同情况。继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竞争性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对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类似这样的段落在〈〈决定〉〉中比皆是,这些语言看似平淡,实际上寓意深远,概括力很强,虽然朴实无华,但并非随意道来,而是深思熟虑、独具匠心的结果。

公文还应尽量使用大众化语言,不用冷僻字。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历来提倡写文章、作报告要通俗易懂,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的语言”。他们写的文章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语言朴实无华,说理清晰明朗,既没有深奥的典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句句实在。在谈到祖国统一大业时,邓小平同志说:“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形象地阐明了大陆与台湾不存在根本冲突,而要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尽快实现和平统一的共同愿望。

三、恰当地引文和运用修辞手法,可使公文语言富于美感。

用典引故,是古代公文中常见的写作手法,用以增强公文的分量和说服力,现代公文中运用较少。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只不过用得自然、贴切,常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在一些公开、重大、正式场合中的讲话,就很注意用典引故,使讲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时代感。江泽民总书记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在,引用了一句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接着说:“在今天这个美好的夜晚,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同我们一样,为香港回归这一民族盛事感到欢欣鼓舞。”由此转入有关澳门、台湾的话题,抒发实现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殷切愿望,体现出了浓浓的骨肉亲情。而1997年江总书记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他的到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讲话时说:“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切美好的东西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获得。’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这里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意味深长,恰到好处,极大地增加了讲话的魅力。

修辞手法在公文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公文中应用较多的是排比、对仗等句式型修辞手法。通常,使用排比可以使要说明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逻辑更加严密,层次更加清晰,气势更加恢宏;使用对仗可以使语言整洁优美,易于传颂,或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使说理更有力、更充分;使用短句可以较好地较好地掌握公文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还用十五大报告作例子,报告中多次运用了上述修辞手法。报告第四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中,连续用了9个排比句,多角度、多层面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内涵非常丰富,主旨层层推进,气势磅礴,意象万千,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经典论述。对仗的手法在报告中也用的较多,如著名的“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还有“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报告中还有大量的短句,如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等,如“随前启后,继往开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等。

公文的语言要做到“简、畅、美”。

公文语言素养要靠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可以从专门论述中学,也可以从典范公文和经典著作中学,还可以向老公文写作者学,向人民群众学;用好公文语言,关键是要适应公文的语体要求。提高公文语言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我实践,在实践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分析有总结,持续不断。

公文是实用文体,强调准确性,强调权威性,因此公文语言特别强调简洁、精炼。做到简洁的关键是公文的主题要鲜明,使每一句话都为主题服务,与主题无关的一律去除。

大部分公文的语言要庄重,力求铿锵有力,给人一种十分严肃且不许犹豫的感觉。千成不能说话得“软绵绵的”或“模棱两可”,让人无所适从或不以为然。

抑扬辞格即先对主流进行肯定,然后“但是”,指出问题并分析问题。

夹叙夹议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一边摆事实,一边讲道理,以事证理,以理明事,事理融合,相辅相成。

公文的主旨

公文的主旨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和作者主观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即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统一。它是公文的灵魂,体现了作者的总的思想倾向。……主旨必须正确、集中、鲜明。正确即一要合法,二要合实;鲜明即一要有针对性,二要清晰明确,三要完整,不能话到嘴边留半句;集中也就是要一文一意,控制好写作思路。……确立主旨一要领会写作意图,二要研究全局情况,抓住事物的本质。

公文写作中的综合与结合

综合与结合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技能,综合并不是知识、事物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它是一种能力,一种功夫;结合是一种原则,只有结合了才能行得通,才能出特色。……提高公文写作的结合和综合能力,必须注意三个融会:一是意图与谋篇的融会;公文的基调是领导意图,谋篇的过程就是把领导意图公文化的过程,要围绕领导意图来明确主旨,确定结构,筛选材料;二是主旨与表达的融会。必须用主旨统帅表述,无论是结构安排、材料取舍还是语言表述都要服从于公文的主旨;三是观点与材料的融会,观点是公文的灵魂,材料是公文的血肉。……必须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理论要下功夫,了解实际也要下功夫;二是上情与下情结合,结合的表现是提出的任务、政策、措施具体化;三是外地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四是历史经验与现时实际相结合;五是内容与对象相结合。

公文的修改

公文不同于自由创作的其他文体,有一定的程式规范,因此更加需要进行修改,修改公文,对于初稿比较成熟的,可以用直接修改法;对于与写作要求差距较大的,可以面对面修改,时间紧的还可以口授修改;对于多人合作的稿子,应会诊修改;其他还有商量式修改、提示式修改、会商式修改。……修改别人撰写的公文稿件,一忌轻率,搞重复劳动;二忌取代,对别人彻底否定;三忌官僚,提些不着边际的原则意见;四忌唯我,把别人的稿子改成自己的老面孔;五忌显能,为表现自己的“高水平”而乱改别人的好稿子。

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草拟领导讲话要明确基本要求》,拓成祥

草拟领导讲话,首先必须明确讲话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领导讲话稿的基本要求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符合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的指示精神。把握这个精神,不是照抄照转,而是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精神实质,自然而然地体现到讲稿中。

二、符合领导的意图。领导意图有的领导会明示。有的领导不明示,拟稿人要采取一些方法摸清楚。如可以搞一个详细一点的讲话提纲或讲话初稿呈送,这样就可以听到他们的反映。在起草提纲或初稿前,起草人应作换位思考,这样容易接近领导所想。

三、符合实际。领导讲话总是有具体对象,而且应给对象有所指导,所以领导讲话忌空而无物。一定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四、要符合讲话者的思维特点、语言特色和行文习惯。讲话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讲话稿首先应得到讲话者首肯。所以必须符合他的“胃口”。

五、要符合行文、语言、结构、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

长洪以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领导讲话稿的撰写要求越来越高;指望自己怎么写,领导怎么读;或者自己写出来领导一点也不改都是不可能的,作为为领导起草讲话稿的人,一方面自己要有责任心,要尽心尽力把稿子写到自己认为最好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有谦虚的态度,要认识到,毕竟讲话的不是你而是领导人自己,领导比你更重视讲话稿的质量,从他的角度对稿子作一些甚至很大的修改,都不足为奇,也不足为恨;对一些确实涉及到原则问题而领导表述有误的,可以尽自己所能进行沟通,但不必强求,毕竟最终要负责任的是领导人自己,何况是他自己改的。

领导讲话稿是政务的一种载体,提高讲话稿质量就是提高政务工作质量。一篇高质量的讲话稿,应具备“明理、造势、求美、寻度”四大要素。首先是观点要高,力戒平淡无奇,要从事物的特殊性、上下的结合点、社会的关注点、领导的兴奋点上磨出高远的观点;其次是结构要巧,力戒千篇一律,要像堆积木一样,用同样的板块堆出不同的造型,以增强文章的美感;第三是内容要实,力戒言之无物。要善于提炼概括,运用准确数据,使用典型事例,提出具体措施。

认真写好领导讲话稿,至少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把握工作与提炼文稿的关系。领导讲话稿绝大部分是用来总结、部署、指导、推动工作的,文稿与工作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一方面文稿来自于工作,工作的好坏和多少决定文稿的好坏;另一方面,文稿在一定程度上又有促进工作,科学提示工作规律的文稿对工作能发挥极为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好的讲话稿能够概括出看似分散的工作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找出看似客观发展的事物中的主观努力的因素,帮助人们认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可以说文稿因反映工作而有价值,工作因文稿的准确深刻表述而显现其规律性和逻辑性。动笔写讲话稿,首先要把握好工作,对工作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二是把握领导意图与阐发创造性思维的关系。要努力使领导意图得到充分体现,使文秘人员的辅政设谋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要注意领导意图是处理文稿的前提,创造性思维是撰写文稿必不可少的运作方式,领导意图决定写作,写作又完善、丰富和发展领导意图。处理好领导意图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首先是要准确全面地领会领导意图,找出其中本质性的方向性的要求,并站在领导的高度替领导写作;其次要充分挥文秘人员接触材料多的优势,围绕领导意图进行创造性思维,对领导基本成熟的思想进行准确表达;对领导关心但未定案的思想进行调研,拿出预案。三是谋篇布局与表达艺术的关系。谋篇布局要解决讲话稿的主题、内容先后、主次、详略等问题,要注意选好角度定好主题,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特别要重视主线系,要以贯穿全篇的大主线与各个部分的分线来构筑文章的整体思想。表达艺术要注意观点群,选择能揭示事物规律的观点来写。四是领导审定与终极标准的关系。不能满足于主讲领导通过,要真正使材料无错误,追求尽善尽美。

2002年《秘书工作》第5期王培俊《撰写讲话稿的几点体会》一文指出:一要具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充分认识领导讲话稿对实际工作的重大意义,珍惜发挥自身特长以文服务于领导服务于工作的机会,尽心尽职把讲话稿写好;二要紧扣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要真正把上面的精神掌握,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三要联系本地实际和具体情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调研,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思路;四要符合领导的身份地位和语言习惯,更多地了解领导,更准地站在领导角度讲话。

工作总结的写作

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四个部分。1、过程概述,按时间顺序或工作内容对一段时期的工作过程进行提炼,不能长,点明即可,但要能提示全文,起到导语和总纲的作用。2、成绩归纳,通过有条理、有顺序地摆数据、讲事实、搞对比,把本单位这段时期的主要成绩列出来,要注意抓主要成绩,每条成绩最好能有一个小的“观点”统领,配以序号,也可以归纳一个小标题冠在行首。写成绩切忌松散,使人看了不得要领不行;要多用直述的表述方法,少发议论,多用数据和事实。3、经验提炼,把成绩的取得过程进行理性的分析,形成经验,主要的放在前面,重要的先写并重点写。4、分析问题,要注意把问题找准,分析深刻,切中要害,找出实实在在的几条,切忌小题大做,分析时要注意既找主观原因又找客观原因。

写好工作总结除了要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之外,关键是要会收集材料、多调查研究,多熟悉本单位情况。材料是总结的基础,收集材料要注意第一手性,注意典型性和全面性,从材料中形成概念和观点;总结的提纲要尽可能地细,把观点点出来,以提纲取舍材料。

工作总结在某种程度上是领导者工作的总结,写总结一定要吃透领导意图,尊重领导意见。

工作总结的写作特点是语言实而不华,表述直而不论,观点新而不俗,结构自由灵活,篇幅可长可短。

一年来的工作如何,不是单靠几个秀才写出来的,而是单位领导带领群众干出来的。这是因为干是总结的基础,实绩是总结的核心。如果一年间只摸摸头、抠抠脚,东考察、西调研谈谈天、说说地,一个项目也没有办成的话,请再大的笔杆子也写不出华章来,如果写出,也是说大话的行家、吹牛皮的里手,只能添点笑料罢了。

无论是工作总结还是经验介绍,都不能说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胡话、鬼话,没有必要做语言的“巨人”。切忌洋洋几十张纸:对成绩,小的说成大的,少的说成多的,过去的说成现在的,别人的说成自己的,下级的说成上级的,集体的说成个人的;对缺点,一漏再漏,一缩再缩,甚至只字不提。这种总结看第一行就不想看第二行,看第一页就不想翻第二张。这种总结不是干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只能是满纸荒唐言。总结是干出来的,这就要求无论是单位还是部门的领导,都要围绕经济干实事。如果想年终总结语出惊人,只能在年初伊始就大干苦干实干。干出成绩来,年终总结即使不请秀才写,也照样是华章。

通知的写作

通知的应用较多,也较“滥”。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实际操作中,会无大小、事无巨细,都发通知,实在是没有必要。有些可能用电话方式进行的,就不要再发通知。

通知的写作要领:一是要讲求实效,切忌滥发;二是要把握内涵,切忌越俎代庖;三是要明确无疑,切忌阻滞含混。

上行文的写作

张保忠在2002年第6期《秘书工作》上发表文章指出:上行公文包括请示、意见和报告三种。……请示与上行的意见有一定的交叉性,两者的区别在于所提的事项和内容不尽相同。请示较多涉及人财物、机构、编制、出境出国等需要上级做出决定的重大问题或审批事项,是“硬件”;意见多是对工作中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请求上级给予支持或指示,是“软件”。……请示行文的对象必须是上级机关,不能因为要钱就象与自己同级的财政局“请示”。

如何抓落实

2004年第7期秘书工作,关于如何狠抓落实,有四点,即:抓落实,要注意抓具体、抓细节;抓落实,也要注意抓基础,抓薄弱;抓落实,还要注意抓经常,抓反复;抓落实,要注意抓督促,抓检查。田人以为,提炼得很好,可以借鉴。

上一条: 陕财办采资[2016]53号 下一条:参考资料:公文写作漫谈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