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争鸣,中共党员,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牛争鸣
2018 年 3 月 20 日,61 岁的牛争鸣像往常一样站着上完了两节课,并且写了满满两黑板板书。细心的同学发现,今天的牛老师看上去很疲惫,春寒料峭的时节,教室里仍然很冷,但牛争鸣的额头上却渗出了汗珠。课间还有人看到他在教师休息室里趴着,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上完课,直到回到家。进门后的牛争鸣步履踉跄,闻声而来的妻子看到他已经躺到了客厅的沙发上,牛争鸣说:“我很难受,让我休息一会儿。”就在之后短短的十几分钟里,突发心脏病的牛争鸣撒手人寰。牛争鸣走了,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带着对水利事业的无悔选择,带着对亲人、学生最深的爱,永远地离开了……
爱岗敬业 师德楷模
——“作为教师,讲台就是战场,就是对学生的承诺,就要对学生负责。”1978 年 3 月,作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怀揣报国梦想的牛争鸣走进当时的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后为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陕西机械学院是西安理工大学前身),1986 年又师从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建中教授从事水力学研究。从此,他将自己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我国水利人才培养和水利科学研究。牛争鸣曾先后主讲《边界层理论》《城市水利学》《水力学》等课程,是《水力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力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主持完成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参与编写教材 3 部。他授课总是因材施教,不断创新,亲自编写不同的课后习题以及思考题。
牛争鸣热爱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他曾经这样说过:“作为教师,讲台就是战场,就是对学生的承诺,要对学生负责,不能食言。”他给本科生上课已经几十年了,可是每次上课前,他还是要认真备课,对以前的教案反复琢磨修改,把最新的东西加进去,就在去世前一天晚上,他依然在修改第二天早上要上的《流体力学》课的教案。在同事们眼里,牛争鸣就像他的姓氏一样,对事业有一股执着的“牛”劲,视讲台为生命。上过牛争鸣课的学生都知道,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师讲课最认真,从不迟到,从不请假,板书又多又整齐。牛争鸣一直坚持传统教学,他说:“课程有很多公式原理需要一步一步推导,如果不一层层推导,自己是轻松了,但学生就听不懂了。”
旋流消能 毕生心血
——“将这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并编著成书,促使这种新型的旋流内消能工推广应用,一直是我的心愿。”1995 年,在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拉西瓦水电站泄洪消能关键技术研究”中的子课题“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性旋流泄洪洞研究”中,牛争鸣开始接触旋流消能有关研究。此后的 20 多年里,牛争鸣踏遍祖国的山川河流,足迹遍布公伯峡、拉西瓦、喜河等全国近 30 个水电站,并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经过艰苦不懈的探索,牛争鸣和他的科研团队在水平旋流消能研究领域取得突破,2006 年该技术首次应用于公伯峡水电站即获得巨大成功;其间,针对常规水力学原型观测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又首次提出涂层痕迹法原型观测技术,也得到成功应用。
在随后的十余年里,牛争鸣继续专注于水平旋流技术研究,并逐渐深入到基础研究领域。20 多年里,仅旋流技术研究,牛争鸣就主持完成了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开展了 5 项横向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59 篇,其中 SCI 论文 2 篇,EI 收录论21 篇;培养水平旋流技术方向硕士生 22 名、博士生 4 名。在即将付梓的《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与工程应用》一书的后记中他这样写道:“将这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并编著成书,作为相关行业人员论文写作,项目设计、研究和建设管理时的参考,促使这种新型的旋流内消能工推广应用,一直是著者的心愿。”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这样评价:“争鸣是我见过的对工作最认真严谨的人,他在水平旋流消能领域的研究最有特色水平最高。”
爱生如子 风范长存
——“教书育人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师的贡献是要培育一片森林。”从1997 年开始带研究生至今,牛争鸣一共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59 名。他曾这样说过:“一个教师,无论科研搞得多好,也只是一棵树,而教书育人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师的贡献是要培育一片森林。”为了给国家培育这片森林,牛争鸣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热忱和爱。
因为考研英语低于 A 区最低录取线 1 分,2006 年调剂来读研究生的丁浩铎,因为这 1 分有了和牛争鸣的师生缘。从研究生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一直到毕业,在牛争鸣的悉心指导下,他投入多个水力学模型试验,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毕业找工作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牛争鸣曾经这样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情感丰富并具有认知差异的个体,要尽力遵循从人性出发,正确引导学生发展,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没有优差生,只有个性的不同。”
来自甘肃静宁农村的李奇龙 2008 年考取牛争鸣的研究生时,还是个一说话就脸红的腼腆男孩,从研究生二年级起,牛争鸣就有意锻炼他,让他负责科研课题,从筹划、组织到中期汇报,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指导。巨大的信任、支持和随时随地的教导,使李奇龙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大方自信的青年教师,2017年也顺利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今年 33 岁的南军虎,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是甘肃省“师德标兵”、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被破格晋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回忆过往跟随导师的学习经历,南军虎说,正是牛老师的用心培育,才使自己有了底气有了自信有了奋斗的方向。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精神生命的相对长度,你无法预知或延续你肉体生命的长度,但可决定你精神生命的相对长度。”牛争鸣离世后,他的学生们在第一时间从祖国各地赶回来为老师送行。在送行的队伍里,还有一位叫马鹏举的农民工朋友,他和他的父亲与牛争鸣在水工模型试验中有 30 多年的合作,在他眼里,牛争鸣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2017 年年底开展的“三秦帮扶”活动中,牛争鸣结对帮扶一名贫困生。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学生找去了解家庭和学习情况,鼓励他要树立远大志向,帮扶要从“扶志”开始。寒假里,牛争鸣让这个学生帮忙做了一些简单的文字编辑工作后,给他发了 2000元的助学津贴,学生为此感动不已。
牛争鸣对学生大方,对自己却特别节省,在学生们的印象中,牛争鸣用的手机早就该淘汰了,屏幕碎了,用透明胶布粘粘还在用;夏天就两件短袖,都被洗得褪色了还在穿;长裤破了,就干脆剪成短裤,穿去试验场。
牛争鸣曾经说过:“人活着就要工作,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正是因为快退休了,要给年轻人多留点东西。”作为学术带头人,牛争鸣同志始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像一位慈祥宽厚的兄长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和指导。为众多青年教师科研道路的选择、发展提出建议,为他们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尽快形成自身科研特色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
作为一名有 40 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牛争鸣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015年,牛争鸣的儿子结婚,学生们自发组织送的礼金都被他全部退给了学生。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他一直坚持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电影,认真、仔细做好“两学一做”学习笔记,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分享参观与学习的体会。
……
牛争鸣曾对他的学生们这样说过:“我不知道我能走多远,也不知道我能登多高,但我会一直面向阳光不停追逐。”牛争鸣的一生,像电火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天地;又像流水一样在不息的流淌中,浸润无数心田。
(责任编辑:李世宽 审核:刁巧燕)
转载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1809/18/82744.html